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咨询电话:139-6666-6500

合肥电力设计公司一直在努力学习中,美化变电站设计流程全面数字化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7日    来源:天科电力    浏览次数:
合肥电力设计 
以往,不少市民对家门口的变电站“闻之色变”,传统的输变电工程设计和建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环境友好、节能减排的要求。近年来,上海将绿色建造和数智改造理念引入到输变电工程中,不仅外立面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降低工程建设和运营成本,同时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面子工程”赢得人心
近日,位于杨浦区逸仙路东侧的220千伏仁德(逸仙)变电站建设进入最后阶段,预计于今年迎峰度夏前投入使用。
由于变电站具有较强的邻避效应,特别是仁德站的周边都是居民区,为了更好地与周边环境协调、与周围居住环境和谐相处,仁德站建筑外侧特别采用红砖色环保真石漆,营造海派石库门式建筑风格,将海派建筑的独特韵味和气质与现代建筑相融合。同时,屋顶设计采用庭院式绿化布局,鹅卵石步道、凉亭、栏杆,通过绿化覆盖的方式降低了产生的噪音和污染影响,提高周边景观品质,给周边居民建设了一座变电站上的“空中花园”。
合肥电力设计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获得了周边居民的理解和认可。他们认识到我们的建造工作是为了提供更好的电力设施,同时也考虑到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看到了我们在环保方面的努力,以及在绿化、公共空间方面的投入。这个工程才能在各方的支持和理解中顺利投运。”国网上海经研院设计管理中心梁海生介绍。
据介绍,变电站建筑作为工业建筑的一种形式,在设计中与其它工业建筑一样受到工艺布置很大的限制。在许多人印象里,变电站建筑通常是呆板、灰暗的,但随着设计理念的改变,变电站建筑的外观越来越为电力设计重视,变电站建筑同样具有空间的物质性和建筑形象的艺术性双重内涵。
梁海生表示,为适应变电站建设的发展趋势、提高外观设计质量,国网上海经研院在遵从变电站外观优化设计总体原则的基础上,更注重变电站的建筑外形、风格与周围环境、景观和市容市貌风貌协调统一,尽可能通过建筑物本体的形状、线条、色彩等实现建筑美观度的提升,为市民提供更加和谐的生活环境。
新能源与数智化成“增量”标配
目前,上海已有416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随着城市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更多变电站也正在开工或改造中。对于这些“增量”,除了美观之外,智能和低碳也是电力设计的重中之重。
现已开工的绿舟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朱家角镇,未来不仅服务周边规划建设的华为青浦研发中心等重要用户,同时为青西三镇接近300平方千米的区域供电,满足青西三镇开发建设的负荷增长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绿舟站工程中的配电装置楼采用一体化光伏屋顶,该屋顶光伏将与东侧即将建设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低损耗高频软磁材料及兆伏安级高频变压器研制”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一起,实现光伏、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和负荷的灵活接入和综合利用,促进新能源高效并网和就地消纳。“白天屋顶光伏发出的电供充电桩给电动汽车充电,多余的电可以储存在储能电池中,供晚上或者天气不好时使用。”国网上海经研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试点重在探索分布式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模式,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样板,是提高局部电网和微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有益实践。
合肥电力设计 
为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的电网建设,正处在设计中的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星境110千伏变电站全面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正向设计,这种数字化设计方式优化了设计流程,支撑不同设计专业间以及设计与物资、施工、运行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实现资源整合和数字化管理。
记者了解到,bim技术已在全市范围内的输变电工程设计中得到全面推广应用,为设计提供了可视化的思路,不仅将线条式的构件建成三维的立体实物,还能够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的可视化。设计师可实现“先建模、后出图”,将设计思路直接呈现在bim三维空间,然后通过三维模型直接出图,保证图纸和模型一致性,减少施工图错漏碰缺,对于设计质量有较大提高。
另外,在工程投运后,竣工移交的三维模型还可投入到孪生系统中,形成孪生子站,在主站中进行集中监控,调度,运维,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提供更加精细化的管理颗粒度,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手段。结合数字化模型,进入三维评审、流程管控、云端施工管控、智能运维、数字孪生等新时代数字电网的新阶段。

联系我们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潜山路320号新华国际广场B座22层
    手机:139 6666 6500
    邮箱:tkdlsj@126.com
    网址:www.tkdlsj.com
  • 服务热线:139 6666 6500

手机端

手机端